做一個帥氣的卡友很累,這點我真的深有體會。
電車資源獲悉,2019年國內新能源專用車共生產7.39萬輛,同比下降34.41%。其中,12月份生產2.35萬輛,占全年總產量的31.86%。
從2016-2019年新能源專用車產量走勢圖可以看出,2019年7月至12月,新能源專用車產量持續低于2017年和2018年同期產量。2019年11月和12月,新能源專用車產量處于四年來同期最低水平。
企業方面,2019年生產新能源專用車的企業多達上百家,但是有46家企業全年產量在10輛以下,35家企業產量在10-100輛之間,25家企業產量在100-1000輛之間,產量在1000輛以上的企業僅有20家。
2019年新能源專用車產量最高的企業為開瑞新能源,產量達1.02萬輛,占國內總產量的13.79%。開瑞新能源也是唯一一家新能源專用車產量過萬的企業,其主推車型有優優EV、海豚EV、優勁EV、大象EV等。
排在第二位的是東風系,2019年產量為7121輛,占比9.64%,主推車型有東風御風EM19、東風電動EV350、東風瑞泰特EM16等。
吉利商用車、瑞馳新能源、江西昌河汽車分別位居第三至第五位,三家企業產量均在6000-7000輛之間,相差不大。南京金龍新能源專用車產量也超過5000輛,占比6.79%,排在第六位。排名前6企業的產量之和占總產量的56.04%。
產量在2000-3000輛之間的企業有3家,分別為:比亞迪、河北長安、鄭州日產。產量在1000-2000輛之間的企業數量較多,達到11家,分別為:北汽福田、華晨鑫源、江淮汽車、山東麗馳、中通客車、開沃汽車、上海申龍客車、上海萬象汽車、廈門金旅、山東東方曼新能源汽車、海馬新能源汽車等。排名前20的企業產量之和占總產量的85.96%。
從車型分類看,2019年生產的新能源專用車中,新能源物流車產量達6.79萬輛,占比91.93%;環衛車產量達0.44萬輛,占比5.99%;其他類型專用車0.15萬輛,占比2.08%。
新能源面包車、海獅領域,2019年產量較高的車型有開瑞優優EV、瑞馳EC35II、北汽EV5、東風御風EM19、開沃D10、昌河EV100、海豚EV、東風瑞泰特EM16、吉利遠程E5、象牌純電動廂式運輸車、比克宏翼、鄭州中電360、遠程E5L 、遠程E6、新海獅X30LEV等。
新能源輕卡方面,2019年產量較高的車型有吉利遠程E200、東風電動EV350等。
新能源微卡方面,2019年產量較高的車型有長安星卡EV、東方曼牌MAN5034XXYBEV0等。
新能源中重卡方面,2019年產量較高的車型有比亞迪T10、開沃純電動自卸式垃圾車等。